近年來,宣城市宣州區水陽鎮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為主線,以黨員分類教育管理為手段,以量化黨員積分為抓手,使黨員管理從簡單粗放的行政命令型向規范有效的科學管理型轉變。
因人施策 精準識別
水陽鎮下轄基層黨組織160個,其中黨委1個,黨總支29個,黨支部130個,現有黨員3798人。該鎮以完善全國黨員信息系統為契機,認真組織人員摸排了黨員基礎信息,針對黨員不同群體的特征,實行分類管理,因人施策。
綜合考慮黨員常居地、工作性質、身體狀況等實際,將全鎮黨員劃分為5大類,分別是普通黨員、機關事業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特殊黨員。普通黨員現有2648人,包含農村黨員、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黨員。機關事業黨員129人,整體水平較統一,便于集中,教育管理的難度相對較小。離退休黨員63人,多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下來的員工。截至今年4月10日,水陽鎮有流出黨員723人,區內495人,流到市內其他地區30,流出省外198人。年老體弱或行動不便的特殊黨員228名。
分類教育 多措并舉
普通黨員是黨員隊伍的“中流砥柱”,這類黨員受教育程度、生產生活情況等差異性大。對他們的教育管理以“三會一課”為主陣地,結合每月15日固定黨日活動、黨員電教遠教工作,采取“短小精悍”的微學習。
機關事業黨員教育的重點集中在增強執政為民意識,通過干部工作例會制度、每周一集中組織學習等形式,全面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
離退休黨員接受黨組織教育時間長,組織紀律性較強。為便于集中教育,水陽鎮成立了水陽老干黨總支,下設水陽老干黨支部、裘公老干黨支部、雁翅老干黨支部,在老黨員居住集中地就地開展學習教育活動。
流動黨員長期在外,不能及時參與組織生活,水陽鎮在多方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以村、社區為單位,建立了“網上黨支部”,通過定期傳達黨小組、黨支部會議精神、學習要求等內容,把流動黨員連在了線上。
對于無法正常參加組織生活的特殊黨員,水陽鎮各級黨組織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給予關心,經常開展送課上門、送學到家、慰問到人等活動,鎮黨委利用七一、春節等契機,先后集中上門慰問、幫扶了50名困難黨員。
多管齊下 標本兼治
帶著誠意談。廣泛開展談心談話活動,是加強黨員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暢通黨員訴求、掌握黨員思想動態、了解黨員對組織工作期盼的重要渠道。鎮黨政班子成員先后開展談心談話168次,同時各支部和黨小組也主動、普遍、誠懇地開展黨員之間的談心談話,全面了解黨員各方面的表現,準確把握談話對象存在的優點和不足,為客觀評價黨員提供可靠依據。
帶著規則評。在談心談話基礎上開展黨員自評與互評,指出問題和不足。民主測評、組織評定立足于黨員日常表現,量化黨員積分,結合“紅黃榜”管理等情況,評定“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種等次,以不超過三分之一的比例確定“優秀”等次。全鎮1025名黨員在測評中獲得“優秀”榮譽。
帶著標準管。支部積分管理員以積分管理評分細則為據,逐月記錄黨員扣分明細。在黨員思想、言行與黨員身份不符時,由黨小組或黨支部主動對其開展提醒告誡或誡勉談話,明確1個月為整改時限。對于沒有改觀或整改效果不理想的黨員開啟書面告誡模式,以三個月為期,仍沒有改觀的,則啟動公開告誡模式,黃榜警告,并在黨務公開欄、紅黃榜公示欄進行公開“亮相”。
拓展平臺 鞏固陣地
依托微信公眾號平臺,打造信息宣傳陣地。定期在“水陽先鋒”、“宣州區水陽鎮人民政府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一線信息,加大正面宣傳,激勵引導正能量。
依托鎮村兩級先鋒平臺,打造黨務公開陣地。先后開辟“聚焦一線”、“領導班子”、“兩學一做”、“信息發布”等專欄,鎮村兩級先鋒網每月更新不少于124條,堅持傳遞黨的聲音,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依托黨員微信群平臺,打造溝通交流陣地。通過30余個黨員微信群,及時傳遞支部動態,發布學習內容,公布黨員量化積分情況,宣傳身邊黨員的好人好事。
依托黨小組之家平臺,打造課堂教育陣地。以110個農村黨支部為基礎,建立217個黨小組的黨小組,深化“黨小組+”模式,不斷助力脫貧攻堅、秸稈禁燒、農清工程等中心工作。
【責任編輯:史洪芳】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