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省文明辦獲悉,經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專家委員會評選,6月份省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優秀典型揭曉。其中,個人典型3個、組織典型2個、項目典型3個、社區典型2個。
個人典型:安徽交控集團橋梁工程師朱成亮作為“三獻”(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捐獻人體器官組織)志愿者,17年來累計獻血達10200毫升,用熱血傳遞愛的希望;黃山市歙縣溪頭鎮滿田村復員軍人汪在君義務守護烈士墓61載,為1.4萬余人講述紅軍抗戰故事,用黨員的忠誠詮釋初心,譜寫了感人至深的老兵傳奇;蕪湖市蕪湖港裕溪口退休職工朱世蘭參與志愿服務近20載,服務時長超2萬小時,風雨無阻照顧20余位空巢老人,身患癌癥仍初心不改,用真情奉獻愛心。
組織典型:銅陵市雷鋒車隊志愿者協會成立14年來,積極開展愛心送考、情暖夕陽、愛國擁軍等活動,累計服務考生2.5萬余人次,義務接送老人2100余人次,將“車輪公益”匯聚成一股股城市暖流,涌動在街區的每個角落;蚌埠市龍子湖建華社區“螢火蟲”志愿服務隊800名志愿者、5支志愿服務分隊,長期開展政策宣傳、關愛幫扶、醫療義診、文藝演出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項目典型:阜陽市心公益社工中心校園社工服務站“解憂雜貨店”項目以關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為宗旨,采用書信溝通交流的方式,社工志愿者累計回復學生來信1萬余封,為青春期學生排憂解難、緩解壓力;宿州市靈璧縣人民檢察院“綠傘行動”送法進校園項目累計放映法治電影40余場,法治教育講座14場,受教育中小學生達1.6萬余人,將遵紀守法的種子播入未成年人心靈的土壤;淮南市“一人一樹綠化地球”項目啟動4年來,捐贈者遍及國內27省百余市,并吸引10多個國家的華人華僑參與其中,累計捐種樹木達3000余棵。
社區典型:亳州市譙城區薛閣街道馬元社區依托社區黨組織創新建立“黨建+志愿服務”模式,推動社區志愿服務有效開展,轄區志愿服務隊伍10支,志愿者2362人,每年開展各類志愿服務百余次,受益群眾2.7萬余人次;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錦繡社區將志愿服務與創新治理結合起來,組建黨員、巾幗、法律等13支志愿服務隊,志愿者8450人,年均開展環保、義診等志愿服務活動250余次、受益群眾1萬余人次。(記者 柳文)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