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評論--觀點

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

——把握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的關鍵與重點

來源:人民日報2025-08-20作者:金社平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已過半程。

上半年中國經濟怎么樣?

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水平,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長7.2%……全球經濟風云變幻,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展現強大活力和韌性。

當前形勢怎么看?

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黨外人士座談會時強調:“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正確把握形勢,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下一步經濟工作怎么干?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地區各部門當以更加強烈的擔當、更加積極的作為,聚精會神推動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決戰決勝“十四五”。

(一)

做好當前經濟工作,首先要正確把握形勢,認清發展優勢,保持戰略定力。

環視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增加。

審視自身,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未來的中國,機遇與挑戰并存。

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關鍵在于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

“村晚”帶火鄉村文旅,“蘇超”撬動票根經濟,冰雪經濟、賞花經濟熱度走高,服務消費亮點紛呈;國潮國服頻頻“出圈”,新型消費蓬勃發展……前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52%,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是大國經濟的獨有優勢。外部環境越復雜,我們越要把發展的戰略立足點放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上,多措并舉擴大內需。

激發有潛能的消費。

讓居民“敢消費”。通過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等舉措,增強消費能力。

讓居民“愿消費”。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完善文旅、餐飲、休閑、健康、體育等領域供給,不斷優化消費環境。

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潛力將持續釋放。

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改造老舊小區、建設地下管網、推進城市綠化、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新型城鎮化蘊藏著“投資于人”的海量場景。我國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可新增2000多億元的消費需求,可拉動萬億元規模新增投資需求。

無論是“高質量推動‘兩重’建設”,還是“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都將更好發揮投資關鍵作用,為穩增長、調結構、育動能、惠民生等提供有力支撐。

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還要用好發展機遇,以確定性開放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

前7月,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同比增長7.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7.2%,出口產品技術含量逐步提升;上半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0014家,同比增長11.7%……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外資表現穩定,彰顯了十足韌性。

開放合作,是順應歷史大勢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經濟穩健前行的必然要求。做好當前經濟工作,要求我們暢通和提升國際循環,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穩步開拓國際市場空間。

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伙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5個。積極構建多元化國際市場格局,深化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對部分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加大市場渠道、國內消費、財政金融、服務保障等方面支持力度……我們要打出“組合拳”,持續發揮外貿對經濟增長的穩定作用。

持續增強中國市場磁力。

“‘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將正式啟動。“零關稅”商品范圍擴大至約6600個稅目,占全部商品稅目的比例達74%;對“零關稅”貨物等實行低干預、高效率的精準監管……一整套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制度,展示了“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的堅定決心。

優化出口退稅政策,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落實《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中國將持續成為跨國投資“理想、安全、有為”的目的地。

保持定力、增強信心,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將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不斷鞏固和增強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有力應對各種不確定性。

(二)

做好當前經濟工作,要按照新發展理念不斷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海上,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順利實現塢內起浮,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建造馬不停蹄。

陸上,全球最快高鐵列車CR450成功達速。

天上,神舟二十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國產大飛機C919累計承運旅客超200萬人次。

前7月,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7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4%;截至6月,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501萬件,同比增長13.2%……今年以來,中國創新場活力充沛,產業升級步履鏗鏘。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以新發展理念為指揮棒、紅綠燈,持續點燃創新引擎、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篇需要持續做好的大文章。

要用好我們具備的獨特優勢。

“只有中國。”從一塊鐵礦石到一枚芯片、一塊電池再到一臺整車,第三屆鏈博會全景呈現了中國智能汽車全產業鏈,令貝特瑞產品線總經理龐春雷感慨萬千。

一杯咖啡的時間,搞定電力機車上萬個零部件;1小時通勤圈內,配齊手機95%的零部件……完整的產業體系、強大的配套能力,助力我國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世界第一、2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也將助力我們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面前掌握主動。

還要看到,我國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優勢。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穩居世界首位,高被引科學家數量位列全球第二,每年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STEM)畢業生數量超500萬……統籌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不斷釋放人才紅利,創新動能將更加澎湃。

要把握我們面臨的寶貴機遇。

未來已來!自動走到充電站前,雙臂彎曲,取出嵌入身后的電池塊,再裝入新電池,全程最多耗時3分鐘……日前,優必選宣布,其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2學會了自己換電池。

從春晚扭秧歌,到參加馬拉松,再到進工廠打工,2025年被譽為中國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各類機器人加速進化。

賦能工業生產、新藥研發、交通出行等領域,與機器人、量子計算等新興產業深入融合,企業數量超5100家,核心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當前,人工智能產業正在我國加速成長。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寶貴機遇,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中國制造前景廣闊。

要抓好我們前進道路上的重點任務。

努力“強筋壯骨”。要加大力度補短板、鍛長板、強保障,全力推進重點產業鏈自主可控;要深化數字技術賦能應用,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要堅持綠色發展,提升工業能效與綠色發展水平。

全力“向新而行”。打通機制,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以更大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讓創新成果加速從“書架”走向“貨架”。

向高攀升,點燃科技創新引擎,發展壯大新動能、新業態、新產業,創新“勢能”將向經濟“動能”持續轉化。

(三)

做好當前經濟工作,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充分釋放政策效應,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增發超長期特別國債,以更大力度實施“兩重”“兩新”政策;綜合運用降準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一手穩崗減負,一手擴崗挖潛,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

特別是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部署一攬子政策舉措,為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沖擊、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事實充分證明,“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是務實管用的、有力有效的。

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余地,財政赤字、專項債、特別國債等視情仍有進一步擴張空間,當前,我國宏觀政策工具箱依然充足。

下一步,我們要在宏觀政策上持續發力、適時加力,既推動存量政策、既定政策持續落地,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又做好政策儲備,根據需要及時推動出臺實施,增強靈活性預見性,進而以宏觀治理之效應對外部形勢之變。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為企業發展厚植沃土。

5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出倡議,呼吁“優勢企業不為壟斷市場,擠壓其他主體生存空間”;6月,《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施行,此后中國一汽、東風汽車等10多家車企公開承諾“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眼下,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正在持續推進。

今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出臺施行民營經濟促進法,新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證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發布《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進一步打破市場壁壘……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動力活力。

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深化改革開放,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從“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到“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既要放眼長遠、久久為功,又要把握當下、真抓實干。

北京面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119個項目,重慶提出200條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任務,安徽省市縣“一把手”與科技型外向型企業面對面解決現實問題……各地區各部門謀新策、出實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將為各類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好條件。

因時因勢精準施策,為經濟細胞保駕護航。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細胞,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要緊扣企業當前關切,千方百計紓困解難,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內外貿一體化”如何推?加緊解決產品標準認證問題,盡快打通資金關、標準關、渠道關、監管關,讓企業內銷外貿自如切換、左右逢源。

經營成本如何降?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社保“緩返補”等政策;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提供低成本再貸款資金;推行“免罰輕罰”等柔性執法……精準把脈,綜合施策,企業爬坡過坎會更有底氣。

華為加大人工智能研發投入,用國產算力平臺訓練大模型;寧德時代在山東新建儲能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打造零碳工廠;順豐在河南投資多式聯運國際樞紐項目,建立智慧物流標桿……廣大企業愛拼會贏、勇立潮頭,將以優質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競爭主動。

大顯身手正當時,櫛風沐雨再前行。

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保持定力、增強動力、激發活力,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我們必將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0日 01 版)


責任編輯:賀鵬云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一区 | 日本一线a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 优优里番acg※里番acg绅士黑| 老外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六月婷婷爱在线观看| 亚洲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fc2成年免费共享视频18| 尤物视频网站在线| 中文字幕丰满孑伦|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爰www免费人成| 最新版天堂资源8网|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爽爽影院在线看| 俺去啦在线观看| 直接观看黄网站免费视频| 八木梓纱老师三天两夜| 精品欧美小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好爽好紧好大的免费视频国产| 中国胖女人一级毛片aaaaa| 扒开老师挠尿口到崩溃刑罚| 久久久久久网站| 日本人强jizz多人高清|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污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