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月,安徽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為123.57萬輛、61.33萬輛,均居全國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2023年全省汽車產業鏈企業營業收入首次邁上萬億元新臺階,2024年突破1.5萬億元,連續2年保持20%以上增速……安徽汽車產業宛如一顆耀眼的新星,在全國汽車產業版圖中熠熠生輝。憑借創新驅動、集群發展等舉措,實現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華麗轉身,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典范。
安徽汽車產業的成功,得益于對創新的執著追求。安徽組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奇瑞新一代鯤鵬天擎混動專用發動機實現 48%以上的全球最高熱效率,蔚來ET9搭載17項全球首發技術和52項同級領先技術,國軒高科首條全固態電池實驗線正式貫通、實現核心設備100%國產化。這些成果不僅是企業創新能力的體現,更是安徽以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生動注腳。正是這種對創新的堅守,讓安徽汽車產業在全球競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產業集群發展是安徽汽車產業崛起的關鍵因素。安徽構建“合肥—蕪湖”雙核聯動格局,集聚7家整車企業和眾多零部件、后市場企業,形成全產業鏈條。同時,優化配套服務,加快智能網聯產業布局,完善產業生態。這種集群發展模式,不僅提高了產業協同效率,降低了成本,還增強了產業的抗風險能力,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放合作則為安徽汽車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與滬蘇浙共建“4小時產業圈”,推動企業跨界融合,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通過開放合作,安徽汽車產業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拓展了市場空間,提升了品牌影響力,產業韌性不斷增強。
“雙招雙引”與產業培育聯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結合也是安徽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出臺相關政策,設立產業基金,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實現了產業的快速發展。
安徽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提供了“安徽方案”。未來,相信安徽將繼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創新,深化合作,在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