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總里程占世界高鐵總里程70%以上;“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主通道已建成投產約81.5%;主持制定了國際鐵路聯盟(UIC)高速鐵路領域全部13項系統級國際標準……7月8日在北京開幕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披露了中國高鐵的發展成績單。一組組數據背后是中國高鐵不斷創新、保持領跑優勢的努力,更是中國高鐵聯通世界、共贏未來的信心與實力。
今年,是世界鐵路誕生200周年。面向未來,中國將進一步建設完善高速鐵路網,推動高速鐵路向更完善、更高速、更安全、更綠色、更舒適、更智能的方向發展。
“中國速度”屢創新高
在大會同期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上,中國的CR450動車組樣車驚艷登場。據悉,與CR400動車組相比,它的車體重量減少10%左右,運行阻力、能耗指標分別降低22%和20%,牽引效率提升4%。未來,它將跑出400公里的運營時速,成為世界上運營時速最快的新一代動車組。
“目前,我們正在對CR450動車組樣車進行一系列線路試驗和考核,進一步檢驗各項性能指標,為設計定型打好基礎,爭取早日投入商業運營。”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科信部裝備技術處處長李永恒說。
從CR400到CR450,高鐵動車組的換代升級,不僅彰顯“中國速度”的持續提升,更映照中國創新的領跑優勢。
大會上,國鐵集團發布的《中國高速鐵路發展報告》顯示,經過多年技術攻關,中國已形成了完備成套的高鐵技術體系,覆蓋高鐵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營管理等各個領域,成功研制了不同速度等級、多種制式,能夠適應高原、高寒、風沙等各種運營環境的復興號系列動車組。
近年來,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運營場景最豐富的高鐵網。如今,這張網還在不斷織密。截至2024年底,我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4.8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里程70%以上,覆蓋全國97%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單日開行動車組列車可達10000列,動車組單日發送旅客可達1600萬人次,動車組累計發送旅客已超229億人次。
不僅如此,截至今年6月底,“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主通道已建成投產約81.5%;開工在建規模約14%。根據規劃,到2035年,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7萬公里左右,形成“八縱八橫”的高速鐵路網絡系統,覆蓋城區人口50萬以上大中城市、主要城市群和重要經濟板塊。
全方位邁向“智”行時代
今日的中國高鐵,不僅越跑越快,也更智能。
此次展會首次設置了人工智能專區,無人機巡檢機器人、房建高空作業機器人、鐵路水下設備設施檢查機器人等智能設備齊聚亮相。
“以武漢武鐵機輛裝備有限公司的動車組車底智能巡檢機器人為例,其采用了國內首創的多模態+大模型故障融合診斷算法,具備自動生成巡檢報告及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人工智能專區講解員介紹道。
從建設到運維,從通道快速延展到路網安全運營,中國高鐵的發展,處處都有智能化的身影。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所大數據中心主任李國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通過集成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在世界上首次構建了包括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三大板塊的智能高鐵技術體系,且各板塊下涵蓋多個具體領域。
以被稱為高鐵“大腦神經”的列控系統為例,我國首創了時速350公里高速動車組的自動駕駛商業運營,運用北斗定位等創新技術實現了列車移動閉塞追蹤控制,并研發出支持時速400公里的雙模通信列控系統。
下一步,中國高鐵如何“更智能”?國鐵集團透露,將全力推進智能高鐵技術創新,廣泛應用現代先進技術,實現高速鐵路移動裝備、固定基礎設施、運營管理以及內外部環境信息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聯、融合處理、主動學習和科學決策,使得高速鐵路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經濟高效。
完善標準融入世界脈動
南洋爪哇,樹木蔥蘢,印有“Whoosh”標識的高速列車風馳電掣穿行其間。自2023年10月17日正式開通運營至今,雅萬高鐵已累計發送旅客超1000萬人次。
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單,全線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并研發應用了適應印尼運行環境和線路條件、融合印尼本土文化的高速動車組。
“雅加達與萬隆兩城間的旅行時間由之前的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左右,城際交通轉化為通勤交通,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印尼-中國高速鐵路公司董事長德維亞納·斯拉梅·里亞迪在大會上“點贊”。
從雅萬高鐵飛馳東南亞,到中老鐵路跨越山河,再到中吉烏鐵路項目正線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近年來,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裝備正加速融入世界脈動。
據介紹,我國先后與40余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鐵路規劃設計和建設運營合作,“足跡”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同時,我國還主持制定了UIC高速鐵路領域全部13項系統級國際標準,系統性完善了高鐵技術標準體系。
當前,全球高速鐵路進入擴張新階段。UIC在此次大會上發布的《世界高速鐵路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在建的高速鐵路線路公里數占鐵路總里程的30%。考慮到一個基礎設施項目平均需要5至6年的建設時間,未來5至6年全球鐵路網的年平均增長率將在5%左右。
“我們將聚焦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扎實推進境外鐵路項目建設運營,讓高鐵建設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地區和民眾。”國鐵集團總經理宋修德說。(記者 王璐 陳涵旸)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