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墨鐫華——歷代金石碑帖展”在安徽省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歷代金石拓片百余件(套),以歷史脈絡為軸,從先秦到清,勾勒出中國書法史發展與演進的歷史。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華民族最重“書寫”,且“書寫”傳統最為悠久。作為“書跡”的金石碑帖,是“著名萬事,記往知來”的重要載體,以椎拓方式留存的文字拓片,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
本次展覽為期兩個月,展品有商代龜甲、獸骨卜辭拓本,王羲之《姨母帖》、王獻之《廿九日帖》、北魏“龍門四品”、懷素草書《千字文》、蘇軾撰文并書丹《司馬溫公神道碑》、趙松雪法帖、鄧石如“處事、傳家”對聯等。一篇手札、一篇造像題記、一篇韻文、一副對聯,堪稱一幅幅經典的書法作品,觀眾可以從中品味不同文字載體所形成的形制之美,感受漢字鐫刻的金石之氣,欣賞椎拓形成的立體化視覺肌理,體味自然侵蝕后的斑駁逸韻。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