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寨縣創新實施“全覆蓋”引才、“全過程”育才、“全鏈條”勵才的“三全模式”,精心鍛造政治過硬、源頭充足、本領高強的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隊伍,為鄉村全面振興筑牢人才根基。
“全覆蓋”摸排聚賢才,點燃“愿為”熱情。廣納源頭活水。堅持廣開源頭、精準篩選,讓各類優秀人才主動向鄉村振興一線集結。織密引才網絡。由縣委組織部牽頭,聯動協調農業農村、教育、人社、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依托“金鳳還巢”綜合服務平臺,落實縣委主要領導帶頭、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包聯鄉鎮逐村摸排要求,分類建立產業發展帶頭人、在外能人、本土大學生、退役軍人四類人員信息庫,實行動態更新、精準對接。強化政策感召。建立縣鄉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結對聯系在外優秀人才制度,通過定期宣傳村干部待遇保障及發展前景、邀請回鄉考察、召開家鄉發展懇談會等方式,讓在外人才感受家鄉發展機遇,主動返鄉奉獻。嚴格篩選標準。由鄉鎮包村班子成員帶隊,深入考察有返鄉發展意愿的人選,按照政治過硬、品行優良、能力適配、意愿強烈的標準綜合評判,經縣鄉聯審、考察合格后,納入后備力量培養管理。目前全縣已儲備583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達93.31%,平均年齡35.93歲,每個村均儲備2名及以上后備人選。
“全過程”培育強本領,提升“善為”能力。構建全方位培育體系,讓后備力量快速成長為鄉村振興“行家里手”。筑牢思想根基。堅持集中教育和經常性教育相結合,通過第一議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載體,組織村干部和后備力量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嚴格落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宣傳《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引導樹牢紅線意識、強化底線思維。搭建多元課堂。將后備力量培訓納入縣級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建立“縣級黨校覆蓋培訓、鄉鎮黨校常態培訓、線上推送輔助培訓”的多層機制。依托湯家匯鎮湯家匯村、全軍鄉熊家河村省級鄉村干部實訓基地,組織實地觀摩學習經驗,并匯編集體經濟發展、文旅融合、鄉村治理等優秀村典型案例供借鑒,讓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定制成長路徑。根據后備力量學歷、來源和工作經驗等,設計個性化培育方案,遴選鄉鎮包村干部、現任村書記、善做群眾工作的村“兩委”干部、駐村第一書記等組建“N+1”幫帶隊伍,緊盯短板精準提升。安排后備力量到項目建設、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等一線崗位歷練,注重“壓擔子”,使其在破解難題、化解矛盾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干。
“全鏈條”保障激活力,釋放“作為”動能。通過完善保障機制,讓后備力量安心扎根鄉村,全力投身振興事業。提前跟班歷練。安排下屆擬接任的后備力量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助理,列席支委會、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等,全面參與村“兩委”工作;優先支持參加“一村一大”行動,穩步提高學歷水平,為履職打好基礎。強化關心激勵。包村鄉鎮班子成員每月開展談心談話,了解后備力量任職意愿、思想狀態、工作阻力等,及時協調解決跟班鍛煉中遇到的問題;推薦優秀人員參評縣鄉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真抓實干先進個人等榮譽;擇優組織成熟后備力量赴浙江開展為期1個月的“沉浸式跟學”,進一步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暢通發展通道。常態化開展縣委組織部直接管理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工作,每年遴選25名左右優秀村書記掛任所在鄉鎮黨委委員,比照當地副鄉鎮長工資水平確定報酬;通過村干部專項招錄鄉鎮公務員、“鄉編村用”、專項招錄鄉鎮事業編制人員等方式,近三年已吸納16名村干部進入鄉鎮隊伍,顯著提升崗位吸引力。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