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臨泉縣高塘鎮的吳元凱退休不褪色,通過講善治、寫善字、畫善畫、做善事,積極開展善治宣傳。
熱心化解家庭矛盾
1963年,吳元凱從阜陽師專進修畢業后,先后在高塘、老集等學校工作,在教育戰線上兢兢業業了工作奉獻40多個春秋。2001年,吳元凱退休后,回到老家吳莊村。有了閑暇時間,吳元凱一直堅持書畫學習、創作。在筆耕不輟的練習中,附近的書畫愛好者不斷前來和吳元凱交流。為了給書畫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2014年,吳元凱帶領周邊的書畫愛好者成立了臨泉縣老年書畫協會高塘分會,如今已經有60多名書畫愛好者加入了協會。
同時,因為吳元凱在當地是有名的“文化人”“熱心腸”,所以,村里群眾有個家長里短、矛盾糾紛,都習慣找吳元凱“說理”。多年來,吳元凱在村里化解了不少鄰里糾紛、家庭矛盾。
2018年7月,吳元凱因患腎結石在臨泉縣人民醫院住院。看到住在鄰床的94歲的病友李某一人吃涼飯,就問他家人情況。原來,李某有三個兒子,他一直和三兒子一起生活,大兒子和二兒子認為老人偏向三兒子,所以一直不愿意對父親盡更多的贍養義務,兄弟之間也因此產生矛盾。聽了老人的訴說,熱心腸的吳元凱決定為老人化解贍養糾紛。
根據李某提供的聯系方式,出院后,吳元凱創作了三幅“孝道”中堂,裝裱后,分別送給李大爺的三個兒子,并給他們講解文字含義,講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義務。
在吳元凱的盡心調解下,李某的三個兒子表示愿意積極贍養老父親,家庭關系重歸于好。
積極投入善治宣傳
自“善治臨泉”工作開展以來,吳元凱又積極踐行善治,并立下了“講善治、寫善字、畫善畫、做善事”的訓言。
他創作了“上善若水”“百善孝為先”“人世上法治最關鍵”等書畫作品,積極傳播著善治文化,還走村入戶,了解群眾中發生的各類矛盾糾紛,細心調解。同時,在調解的過程中注重宣傳法律法規和黨的好政策,積極營造鄰里和諧、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圍,引導、教育廣大群眾遵紀守法、尊重公德。此外,作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吳元凱還不忘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多次到學校為中小學生宣傳法治、勵志演講。
吳元凱表示,作為一名“新鄉賢”,自己要帶頭宣傳黨的政策、積極協助當地工作、共建文明鄉風,為“善治臨泉”工作盡一份心、盡一份力。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