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品通過直播間走向全國各地,鄉村教室的讀書聲在短視頻平臺回蕩,農家小院里的手藝活變身“網紅經濟”……在潁淮大地,這樣的“云端接力”每天都在上演。
阜盛千帆競,陽和萬象新。當數字化浪潮奔涌向前,安徽阜陽這座千萬人口大市正以網絡文明為筆,繪就新時代的“網上網下同心圓”。
用心擘畫:把牢清朗空間“定盤星”
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如何加強網絡文明建設,讓先進文化和時代精神充盈網絡空間,是必須答好的時代考題。
近年來,阜陽市深入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匯聚網絡文明力量,為加快建設“三地一區”“十個區域性強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阜陽篇章營造良好網絡環境。
網絡文明要想建設好,必須要把握正確導向,傳播弘揚主流價值觀。
作為全國文明城市,阜陽創新網上理論傳播,開展“舉旗幟、送理論”“云端微黨課”等活動200余場次,不斷強化“主心骨”。
做好重大主題宣傳,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糧食安全等方面開展系列宣傳,30余件融媒體作品獲安徽新聞獎、“美好安徽”優秀網絡新聞作品等獎項。
打造團結引領品牌,創新開設“新媒體茶座”,截至目前累計舉辦系列活動80余場,市內外網紅自媒體1000余人次參加。
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創新舉措,讓網絡空間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進一步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社會共識。
悉心培育:從“流量個體”到“文明矩陣”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為構建網絡“文明矩陣”,阜陽市聯系近百名網絡大V、網紅主播、自媒體達人,組成作品創作矩陣,堅持正能量傳播,講好阜陽故事。
此外,阜陽還加強網紅大號培育,推行“網紅工作室”模式,建立“主管單位+街道社區+主播團隊”全方位幫扶機制。
在潁州區,村干部李振雷的抖音賬號里,沒有獵奇搞怪,只有田間地頭的“治理筆記”。直播間里,網友們圍繞村莊的建設發展提意見、出點子,熱鬧非凡,許多在外打拼的村民也透過他的賬號看到了家鄉的變化。
在界首市,“鄉村發明家”楊麗拍攝的視頻,憑借著濃濃的鄉土氣息,收獲眾多粉絲的喜愛。除了傳播鄉土文化,她還是一名公益助農主播,為消費者與農戶架起了一座溫暖的“愛心橋梁”。
在潁泉區,鄉村教師丁玉玲,用400多條視頻記錄留守兒童的成長,獲得近150萬粉絲。一支鉛筆的傳遞、一頓愛心早餐的誕生、一次走心的家訪……平淡背后的真實和溫暖,讓千萬網友淚目。今年3月,中央網信辦通報表揚2024年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百個成績突出賬號,丁玉玲的賬號榜上有名。
小敘事同樣澎湃著大能量。
如今,當獨具阜陽特色的文化IP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全媒體矩陣傳播開來,那些帶著鄉土氣息的鮮活內容、飽含民生溫度的真摯表達、凝聚奮進力量的精品創作,正如涓涓細流匯入網絡文化的江海。
它們不僅為網民的精神家園增添了朵朵浪花,更像一把把鑰匙打開了情感共鳴的閘門,讓百姓心聲有了更暢通的表達渠道。
在潁淮大地,從城市到鄉村,從青少年到銀發族,全社會共建共享網絡文明的生動實踐正徐徐展開,繪就出一幅文明上網、文明用網的美好畫卷。
管網治網:筑牢網絡文明“安全屏障”
整治網絡違法違規行為,對維護網絡空間良好秩序至關重要。
為此,阜陽深入開展“清朗”系列網絡專項整治行動,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直播、短視頻亂象,重拳打擊整治擺拍造假、低俗媚俗、蹭炒熱點等網絡違法違規行為,查刪各類有害信息2000余條,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網紅賬號,贏得網民廣泛點贊。
以治理房地產領域“自媒體”亂象為例,阜陽市委網信辦聯合房管、公安等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分批次約談違規平臺負責人,召開政策法規宣貫會,并對部分房產中介門店實地督導,相關經驗廣受好評。
法治是網絡文明的基石。為提升網民法律素養,阜陽市開展網絡普法,建成省級網絡普法e站,深入組織開展網絡普法“七進”行動,舉辦網絡主播法律法規培訓8場次,組織10余位百萬粉絲網紅達人、200余位自媒體人士參加學習培訓,上好網紅主播合規“第一課”。創新開設“云課堂”,由網絡主播、網紅達人出鏡宣講,講述文明上網、安全上網知識。
行走在潁淮大地,從村口的“直播間”到科技園區的“數字展廳”,網絡文明的基因已融入城市肌理。這里沒有“流量至上”的喧囂,而是“內容向善”的堅守,不見“野蠻生長”的亂象,但見“春風化雨”的治理智慧。
當街巷阡陌與數字洪流交匯,一幅欣欣向榮的潁淮網絡文明畫卷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陸迪